第522章 让人难忘的婚礼-《北宋大丈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今日杨继年告假在家,专心准备女儿的婚事。
    周围的街坊邻居都知道他今天嫁女,不少人在外面看热闹。
    这可是官员家的婚事,应当很热闹才是。
    可杨家却有些冷清,除去一些亲人之外,再无他人。
    “这杨继年为官古板,没几个朋友,所以嫁女也冷冷清清的,可怜哦!”
    “那些同僚呢?”
    “同僚?御史台的那些人都没来呢!”
    “杨家的小娘子某见过,很是好看,可惜了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街坊们都在摇头叹息,有人说道:“沈安那么有钱,还前途无量,为何要娶杨家女?怕是会后悔哦。”
    “可到了现在他也不能悔婚吧?”
    “杨家没过错,他肯定不能悔婚,不过冷淡些呢?”
    “是了,到时候冷冷清清的接过去,日子也过的冷冷清清的,可怜的杨家小娘子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他们口中可怜兮兮的杨卓雪刚祭拜了祖先。
    她和母亲李氏坐在里面,能看到父亲在外面踱步。
    这是不舍。
    她今日盛装打扮,脸上白嫩的让李氏有一丝恍惚。
    “别去怪你爹爹,他在御史台为官不易,不肯去交接同僚也是一种活法,至少不会给家里带来祸患。”
    室内只有几个女亲戚在,她们也跟着附和了几句。
    其中一人嘴唇极薄,她的眼珠子转动了一下,说道:“今日是卓雪的大喜,男方会来多少人?”
    攀比在任何时代都存在。
    李氏摇摇头道:“不知呢,只要他有心就好。”
    这话很是巧妙的避开了攀比,那女人笑了笑,“我出去看看。”
    她出去了一趟,再回来时就叹道:“外面不少街坊呢,都在等着看卓雪出嫁,若是人少了怕是会丢人。”
    她没说杨家的人少,可这话里却在暗示杨继年的不管用。
    你嫁女儿不闹腾,不热闹,这算是什么事啊!
    这时候嫁女儿就是攀比,不管是丰厚的嫁妆还是人山人海的气氛,差一样你在街坊和亲戚朋友的面前都抬不起头。
    所以才会有家里女儿多了嫁不起的说法。
    外面那踱步的身影一滞,李氏见了就说道:“今日都要上衙,各处都有事,能来多少人就多少人吧。至于我家……官人说嫁女儿就是嫁女儿,不是卖女儿,只要卓雪过得好,热闹冷清都行。”
    她嘴里说着都行,可眉间的黯然却瞒不过别人。
    “那还等什么?直接花钱去请了人来,先把家门口围满了再说,省得男方家的人都围不满……那时候可不好看。”
    “卓雪劝劝你娘啊!”
    杨卓雪坐在那里,白嫩的脸,乌黑的发……
    她缓缓抬头,说道:“他不会的。”
    那几个妇人一怔,旋即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。
    “这是还没嫁过去就为他说话了?哈哈哈哈!”
    “那沈安如今就在家里等着呢,稍后一顶檐子就把你给抬走了,从此再见爹娘就难喽!”
    “……现在还来得及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妇人嘀咕大抵是习惯,李氏也喜欢嘀咕,可今日她却有些六神无主的,心中发慌。
    她几次站起来想出去,最终还是忍住了。
    “来了……”
    “迎亲的来了!”
    这时外面有孩子在叫喊,李氏就冲了出去。
    外面的杨继年先是往外冲,然后又止住脚步,双手背在身后,缓缓往外走。
    阿青的丈夫赵顺已经和几个亲戚站在了大门后面,就等着杨继年的吩咐。
    “为难一下,不然……”
    一个亲戚有些无奈的道:“好歹热闹些。”
    你杨继年在御史台混的人缘惨淡,往日可以不在乎,可今日你得弯腰吧?
    杨继年微微点头,没有丝毫犹豫。
    我的人缘是不好,我是古板,可今日不同。
    今日……就闹吧。
    于是亲戚们就冲着外面喊道:“作诗来,否则不给进门。”
    外面开始很嘈杂,听到这话后瞬间就安静了。
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    外面突然爆发了一阵大笑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