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7章 意外之喜-《北宋大丈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金牛?
    赵曙从把那些金子借给沈安后,就想过了许多种可能,但他发誓从未想到过会是这样的结局。
    “他用那些黄金打造了金牛?”
    赵曙和宰辅们幻想了一下一头金光四射的金牛站在身前的模样,不禁有些懵。
    这是什么意思?
    “斜对面是夏家的金银铺,他家弄了数万贯铜钱放在金银铺里,好些人都被镇住了,都去他家存钱……”
    这个手段很不错啊!
    难怪夏家两兄弟能混到如今的地步。
    韩琦微微点头。
    但旋即他就想到了沈安弄的金牛,不禁就笑了。
    这是一个幸灾乐祸的微笑。
    夏家兄弟自以为高明,结果却遭遇了沈安这个缺德的。
    “先前来了好些放高利贷的,还有其他人。大门打开,那些人看到了金牛,都被镇住了,人越来越多……”
    内侍的口才不错,说的绘声绘色的。
    “……那真是人山人海啊!后来沈郡公说是年利两分,那些人都疯了,都在疯狂的咒骂沈郡公……”
    这是砸烂高利贷饭碗的节奏,怪不得他们会发狂。
    “那些百姓欣喜若狂,沈郡公说是有了官家的叮嘱,他才决定只收取两分利。”
    这是把好名声给了赵曙,自家却背锅了。
    那些权贵豪绅和钱头们会把沈安视为自己的大敌,会想办法埋葬了他。
    “两分利?”
    韩琦一惊,“月利两分还是高了,陛下,钱庄终究是要让百姓好过些,两分利虽然比高利贷少了许多,可还是多了。”
    “是啊!”包拯皱眉道:“臣以为……一分足矣,最好再少些。”
    欧阳修昂首,一看就是在酝酿一首词,大抵是忧国忧民的那种。
    曾公亮叹道:“百姓……苦啊!”
    赵曙看着他们,漠然道:“两分……是年利!”
    这事儿是沈安和他商议定下的,他谁都没告诉。
    宰辅们会如何吃惊?
    赵曙恶作剧般的想看看。
    韩琦用力歪头,脖颈那里发出了清脆的声响。
    朕要失去自己的首相了吗?
    曾公亮伸手搭在韩琦的肥腰上,呆滞的看着韩琦后颈那里一圈圈的肥肉。
    包拯木然站在那里。
    好孩子!
    他的眼中多了泪水,觉得那个孩子算是成熟了。
    “哦……”正在酝酿一首词的欧阳修被憋住了,他哦了一声,然后把那些词全忘记了。
    “年息两分?”韩琦欢喜的道:“好啊!若是如此,想来百姓在青黄不接时就不用去借高利贷了,陛下,功德无量啊!”
    是啊!
    这本是个功德无量的事儿,可在以后,王安石弄出了青苗法之后,坏了多少人的财路……
    大宋有多少人靠着高利贷发家致富?
    从权贵到豪绅,到钱头,今日他们有多恨沈安,以后就有多恨王安石。
    “坏人财路……”内侍说道:“有人说坏人财路如杀人父母,沈郡公此举就是插标卖首……”
    赵曙的眸色微冷,“是吗?”
    他缓缓起身,说道:“沈安说要金子,朕给了他,未曾问缘由。”
    这便是君臣不疑。
    自古以来,多少君臣因为猜疑而分道扬镳?
    赵曙不猜疑沈安,放心让他拿了那么多金子出宫,这极为难得。
    赵曙缓缓道:“他也不肯说,朕想了许久却没结果。他……很好。”
    若说沈安是个能臣,大抵无人能否认。
    但今日的沈安却用大无畏和担当让赵曙重新认识了这个臣子。
    “那些人会成为他的对头,不死不休!”
    赵曙喃喃的道:“朕想起了许多人,前赴后继,然后身死……”
    比如说范文正。
    “那样的事不能再来第二次,朕不许!”
    他不会允许新政失败,更不会允许沈安变成第二个黯然离去的臣子。
    “去,让沈安来。”
    赵曙并未说让沈安来做什么,但他神色微冷。
    “诸卿自去吧。”
    这个帝王的想法很少有人能琢磨透,宰辅们行礼告退。
    出了这里之后,韩琦问包拯,“两分利,沈安和官家瞒的咱们好苦,他就没给你说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