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4章 著名航海先驱沈安-《北宋大丈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大宋最缺什么?
    有人说大宋最缺土地。
    有人说大宋最缺人才……
    可大家都知道,大宋最缺的还是钱。
    不管是庆历新政还是现在的新政,最直接的驱动力就是缺钱。
    没钱了啊!
    开销每年疯狂攀升,收入却缓慢增长。
    这个大宋病了。
    得的是不治之症。
    这个病的名字叫做:穷的要死病!
    据说病因是三冗!
    大宋君臣最关注的就是钱。
    沈安为啥被诸多宽容?
    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厮能挣钱。
    他不但能自家挣钱,还能带着别人挣钱,最后竟然带着一个国家挣钱。
    这样的臣子,帝王当然要宽容些。
    所以打断腿就打断腿吧。
    作为三司使来说,韩绛为了数千贯都能和人争执不休,十万贯的话,他敢和人斗殴……若是百万贯,他发誓自己敢喷官家一脸口水,不让包拯专美于前。
    所以听到两百余万贯后,他嗝儿一声,边上的欧阳修一把拉住他,“这是怎么了?站稳了站稳了。”
    韩绛觉得头晕。
    而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。
    “两百多万贯?”韩琦的眼中凶光四射,“若是有假,老夫亲手剥了你的皮!”
    曾公亮摸摸袖口里的瓷瓶,觉得牛肉炖萝卜的味道都赶不上现在的兴奋劲头,“哪来的那么多钱?”
    赵曙同样是激动不已,但旋即就狐疑的道:“交趾穷困,哪来的两百多万贯的财物?”
    他觉得水军上下都变了。
    这些将士都变得狡猾了,而且还学会了忽悠。
    “陛下,人。”
    秦臻正色道:“臣等此次击败多起敌军,俘获了不少俘虏……都是精壮的汉子……”
    呃!
    赵曙觉得自己怕是听岔了。
    “俘虏?两百多万贯?”
    “是啊!”秦臻扳着手指头开始数,“陛下,大宋修路造桥,疏通河渠……种种事都是厢军在做,可厢军如今人数越发的少了。”
    在废掉灾民收编为厢军的祖制之后,厢军的人数就一直在减少。
    而大宋的大型工程基本上都是厢军在做,人数减少自然会导致工程人手不足。
    于是招募民工就成了唯一的选择。
    “民夫一个月两贯钱不多吧?”
    这个韩绛知道,“是不多。”
    “臣等此次抓了一万八千余俘虏,若是按照民夫来计算,一人每月两贯钱,一人一年二十四贯,一个俘虏就算只能做五年,那也是有一百二十贯。”
    “一人值一百二十贯,十人两千二百贯……一万人是一百二十万贯,加上八千人,九十六万贯,合计是两百一十六万贯……”
    秦臻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着,君臣都呆呆的看着他。
    以前大宋不是没俘获过敌军,但人数没那么多。
    而上次俘获的交趾俘虏在广南西路干活修路,京城的君臣觉得是好事,也没去纠结计算。
    可现在秦臻这么一五一十的算出来,他们才愕然发现,原来水军此行竟然发财了。
    而且战俘竟然很值钱!
    一万八千战俘,一个战俘价值一百二十贯,贵不贵?
    不贵!
    这些战俘只需给饭吃,给衣穿就完事。
    这就是免费的劳力。
    可这个劳力是水军弄来的,谁敢说不是水军的战利品?
    韩绛只觉得有些腿软。
    还能这么算的?
    他觉得自己怕是活久见了。
    “这个……这个值得商榷……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