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1章 开花结果美滋滋-《北宋大丈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这算是兵不血刃吗?
    文彦博心中苦涩。
    “陛下,舍身那事……”
    韩琦再度出击。
    赵曙说道:“舍身于国有功,那谁……”
    韩琦说道:“宋潜。”
    “宋潜。”赵曙隐着不屑说道:“舍身此事做的无错,不过却太狠了些。”
    把人家伙事都废掉了,不只是狠啊!
    “让舍身进了军中效力,算是赎罪。”
    呃!
    这个决定让沈安都没法镇定了。
    让舍身从军?
    韩琦说道:“陛下,难道大宋的火炮在轰鸣之前,还得有个道人蹲在那里念一句福生无量天尊?”
    这个画风很不对啊!
    众人一想就觉得太可乐了些。
    这仗怎么打的有些不正经呢?
    赵曙眼皮子抖了一下,“就这么决定了。”
    呵呵!
    沈安无奈,和众人告退。
    出了大殿后,韩琦把他叫了过去,“你说你,想什么办法不好,偏生要弄那些麻烦的。”
    “是,下官错了。”
    沈安认错很诚恳,笑的很认真。
    韩琦嘟囔了几句,然后扬长而去。
    包拯走到了他身后,说道:“韩琦是慌了。杂学如今渐渐渗透了进来,带来了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东西。作为首相,他不懂就是错。”
    “某知道。”
    沈安低沉的道:“在今日某看到了那些重臣们的茫然,他们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还有许多,一个测距法,一个本息的计算就让他们发现自己近乎于无知。”
    “你是故意的。”
    包拯装作凶狠的模样,沈安下意识的缩缩脖子。
    “哈哈哈哈!”
    老少二人想起了当年的事儿,不禁都笑了起来。
    “那些学生进入三司是个口子,打开了这个口子,书院就顺畅了。再进御史台,以后的书院将会成为香饽饽,你准备好了吗?”
    包拯看着他问道。
    “准备好了。”沈安很自信的道:“治理大宋要的不只是经史子集,更多的是需要专业的学识。你做三司使,那你得懂统筹规划,不懂你做什么?你怎么去统领那些官吏?最终只会误国。
    而身为枢密使,你得懂战阵的许多东西,比如说以前的枢密使,不管是韩琦还是富弼,他们更多的是务虚,为何?因为他们不懂!”
    “不懂什么?”
    不知何时,富弼已经到了身后。
    包拯想说话,扶着他的沈安摇摇头,然后说道:“富相当年做枢密使时,可懂对外谋划吗?可懂怎么针对外敌制定谋略吗?比如说对付西夏该采取什么谋略……”
    富弼摇头,“这等谋划,懂的人不多。”
    这等谋划要结合国势,结合军队的情况,还得摸清楚对手的情况,再和一个宿将般的去制定谋略……
    富弼不行,韩琦也不行。
    大宋对外谋略在以前大多以失败而告终,所以缺乏帅才就成为了大宋的痼疾。而后狄青横空出世,一扫大宋缺乏大局观帅才的缺陷,于是对外开始风生水起。
    可狄青去后,帅才凋零。
    等到了赵佶时,那群猪脑壳竟然想出了联手金人去灭掉辽人……前门拒狼,后门进虎的道理被忘的一干二净。
    当然,也有有识之士察觉到了不对劲,说金人比辽人更凶悍,不如让辽人去挡着他们。
    可那群君臣就这么执拗的非要去送死,奈何……
    富弼苦笑问道:“你懂,还有谁懂?”
    “武学的学生们以后会懂!”
    沈安很得意。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