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345年十月,慕容恪再攻高句丽,拔南苏(今辽宁抚顺市东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),并派兵留守。 同年,慕容霸镇守徒河,准备进攻前燕的后赵征东将军邓恒在临近的乐安城中拥兵数万,然而却一直在准备着,由于慕容霸的存在,始终不敢犯边。 346年正月,世子慕容俊率慕容军、慕容恪、慕舆根等将领率骑兵一万七千人袭击扶余国(今吉林中西部松花江流域)。慕容俊坐镇中军指挥,慕容恪统帅诸军进击,攻克扶余,俘扶余国国王及部落五万余口而还。 人世间其实并没有天才,所谓的“军神”其实也只是久在行伍中侵润之后,更加熟悉兵事罢了。俗语有云:久病成医。就是这个道理。慕容恪等人的传奇,其实,更多的是一步一步打出来的故事,没什么与众不同、天降神迹。 没有了慕容翰的时代,慕容皝治下的前燕蒸蒸日上。 除了赢得那些尸山血海的战争,慕容皝在政治上的成就也是斐然的。多年战乱纷争,毁家灭族者无数,流离失所者更多。慕容皝招揽流民开荒种地,时燕国“以牧牛给贫家,田于苑中,公收其八,二分入私。有牛而无地者,亦田苑中,公收其七,三分入私”(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)。 虽然税赋很高,百姓们辛苦劳作一年的收成,绝大多数入了慕容皝的口袋,但却是一次活命的机会,一整年下来,总会余留些口粮,并不够全家人吃几顿饱饭,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?弄些稻糠或是麦皮,再挖些野菜,掺上点观音土,总是够全家人苟活的了,比起饿死路旁、暴尸荒野,岂不是好得多? 此外,慕容皝取消了当年慕容廆设置的侨郡、县,以渤海人为兴集县,河间人为宁集县,广平、魏郡人为兴平县,东莱、北海人为育黎县,吴人为吴县,直接隶属于燕国。加强了对地方流民的控制。 在教育方面,慕容皝崇尚儒学,设东庠(学校),以官宦子弟为官学生,号高门生,并且设置月考制度,对“高门生”每月都进行考核。 慕容皝喜好文籍,勤于讲授,有学生千余人,著有《太上章》,又著《典诫》十五篇以教子弟。 348年九月,慕容皝因病去世,享年五十二岁。其子慕容儁称帝以后,追谥其为文明皇帝,庙号太祖。 “元真体貌不恒,暗符天表,沉毅自处,颇怀奇略。于时群雄角立,争夺在辰,显宗主祭于冲年,庾亮窃政于元舅,朝纲不振,天步孔艰,遂得据已成之资,乘土崩之会。扬兵南矛骛,则乌丸卷甲;建旆东征,则宇文摧阵。乃负险自固,恃胜而骄,端拱称王,不待朝命,昔郑武职居三事,爵不改伯;齐桓绩宣九合,位止为侯。瞻曩烈而功微,征前经而礼缛,溪壑难满,此之谓乎”(《晋书·载记第十一》)。 慕容皝生逢乱世,得展雄才,真是好命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