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至于段龛,不纳忠言,临阵杀将(其弟),并困守孤城,外援无力。他的失败,并不值得丝毫惋惜。 广固之战后,东晋泰山太守诸葛攸率兵攻前燕东郡(今河南濮阳),慕容恪统阳骛、慕容臧率兵进击,大败之。诸葛攸退回泰山(今山东泰安)。慕容恪乘胜过黄河,占领河南部分土地。此后,前燕辖境迅速延至黄河以南,对东晋构成了威胁。 野王之战 野王之战发生在慕容俊去世之后。 在介绍野王之战前,先来看看野王之战的主要人物——吕护,就是在鲁口之战中逃跑了的那位。 吕护是个小人,或者说,是个在乱世当中纯粹的利己主义者。终其一生,先后两次投靠东晋,两次投靠前燕,一次投靠后赵,最初时,是冉魏的征虏将军。 361年二月,受慕容俊去世影响,镇守野王的前燕宁南将军吕护暗投东晋,并且,密谋引晋军偷袭前燕都城——邺城。 在行动开始之前,事情败露。 是年三月,慕容恪率军前往野王平叛,野王之战开始。 战争的结果在初始时就已经注定,吕护是毫无悬念的失败者。在燕军强大实力面前,吓破了胆子的吕护毫无还手之力,唯一能做的就是:闭城固守。 慕容恪遂于野王城外修筑深沟高垒,切断守军外援,以待机击之。 本是反叛之军,没有主动出击,却陷入了围城的困境,在一个又一个漆黑的夜晚,吕护站在城头上望着远处星罗棋布的敌军篝火,夜夜无眠! 时间一直持续到当年的七月份,吕护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窘境,在出城决战失利之后,遂下决心寻机突围。时间还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,吕护率领着他最为精锐的力量向慕容恪的薄弱环节展开进攻。 突围是成功的,因为吕护终于跳出包围圈,跑了出来。突围也是失败的,因为我们的恪儿早有准备,重兵围堵之下,吕护损失惨重,损失掉了全部的部下,单骑逃往荥阳(今河南荥阳)。 慕容恪随即攻克野王,结束野王之战。 此时此刻的前燕,其领土基本涵盖了平州、幽州、冀州、青州、中州、兖州、豫州、徐州、并州等地,东达朝鲜汉城附近,西至黄河以西,南到淮河以南,北连大漠以北,共有郡一百五十七个,人口达到一千万以上。这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,对着南方的温柔乡和花花世界虎视眈眈。 前燕南下中原以后,经过一系列的战斗,基本消灭了中国北方各种敌对势力,神州大地再次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,只不过这一次与魏蜀吴三国不同,魏蜀吴三国呈正“品”字形,燕秦晋三国鼎立则呈倒品字形,南方是一家独大的东晋,北方则一分为二,东边为新兴的前燕,西边为低调发展的前秦。在这三国中,燕国的实力远迈秦、晋。 没有了大小势力的掣肘,前燕开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。同时,也为后来前秦统一北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一战灭燕以后,中国北方再无大战。 第(3/3)页